人的说辞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亲眼见到谢涵说在核对行李,顾铄不淡定了,一个人的过目不忘和博学多才可以说是天生的,因为谢涵的父亲就是一个这方面的天才,可管家的才能呢?
家里的那些姐妹们,不管是比谢涵大的还是比谢涵小的,也都有人在悉心教导,可却从没有听说过谁七岁就会管家的?
就连他一母同胞的妹妹顾钰,号称是顾家这一代姐妹里最为出色的,今年十一岁了,也跟在母亲身边悉心学习了几个月的中馈,可顾铄仍是觉得她远不如谢涵这般熟练和干练。
“是吗?涵妹妹可真是能干,这么小就开始管家了?”顾铄由衷地表达了他的赞赏。
其实,这一趟扬州之行倒也不全是顾家长辈们的意思,早在谢涵离开顾家之际,顾铄便察觉到了谢涵对他的疏远和冷淡,要依他的意思,他是不舍得放谢涵走的,可他拧不过祖母。
再则,那种情形下,他也没法开口留谢涵,因为他更害怕由于他的阻拦害谢涵不能送她父亲最后一程,那样的话岂不是让谢涵一辈子活在内疚中,也会记恨他一辈子的。
虽说他还不太明白自己的少年心事,但他明白一点,他决计不要谢涵记恨他一辈子,更不希望谢涵为此疏远他。
所以,这次听祖母和祖父商量再派谁来一趟扬州接谢涵回京城时,他主动请缨了。
一开始,祖父母并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因为京城离扬州不止千里之遥,而顾铄又从未出过远门,他们怎么会忍心让他吃这种苦?
最后还是顾铄自己说服了祖父母,他的理由也很充分,顾家是功勋世家,顾家的子孙是要在沙场建功立业的,他已经十三岁了,也该出门历练历练了。
这话倒是触动了顾霖的心思,顾家的高祖就是十六岁跟着开国皇帝东征西战立下赫赫战功才有今天顾家的辉煌,顾家的这些先祖们谁没有立过战功?
不说别人,就他顾霖不也是十八岁开始上沙场,跟鞑靼人真刀真枪地拼过命,花了十年时间从鞑靼人手里把幽州、宣州、云州三座城池夺了回来,这才换来了皇上一句五代世袭之外再加恩三代。
因此,顾霖被说服了,同意了顾铄来扬州,同时,也交给了顾铄一个任务。
谢涵听了顾铄的话淡淡一笑,“我算什么能干,不过就是帮着写几笔字列一个清单而已,这些活都是方姨娘和高妈妈帮着做的。对了,大表哥,你一路奔波,想必也是十分劳苦,我这就让方姨娘安排你住的地方,并让高妈妈吩咐灶房给你备一份晚餐,有什么事情明儿再说。”
“也好,那就有劳涵妹妹了。”顾铄也知道一句话叫来日方长。
顾家接二连三地派人来扬州,就算是谢涵小不懂其中的奥秘,可谢涵身边的人不傻,恐怕早就猜出了顾家的意图。
再加上谢涵本就是一个聪明人,聪明人肯定敏感,敏感肯定多疑,因此这个时候的谢涵肯定像一只刺猬,见到顾家的人就会立刻张开全身的刺严阵以待,所以他绝对急不得。
送走顾铄,谢涵也打发走了方氏和高妈妈,自己一个人坐在了罗汉榻上细思起来。
首先肯定一点,不管这一世顾铄变成什么人,她谢涵都要不起,也不能要,因此她必须对他设防。
还有一点,她今年七岁了,正是男女开始避嫌的岁数,因此,她必须拒绝顾铄的靠近,绝不能再让他坏了自己的闺誉。
这些倒还好说,谢涵经历了上一世,早就不再是前世那个只知傻傻付出不求回报的谢涵了,她对顾铄的爱恋之情在自己香消玉殒一尸两命的时候也烟消云散了。
尤其是前段时间,她竟然得知了那个闫婆子是老夫人派去的,心下更是痛恨起顾铄来,她不信这么大的事情顾铄会丝毫不知情。
说好的护她一世安好最后也只成了一句笑话和空谈,她凭什么还要相信他?凭什么还要往顾家这个火坑里跳?
因此,谢涵现在想知道的只是顾铄这一趟扬州之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她还是那些身外之物?
因为谢涵清楚地记得,上一世她就是在父亲去世之后没多久便去了顾铄身边做了他的伴读,也就是说,这一世的顾铄仍是有可能会把她要去当伴读,因为顾铄是知道她有过目不忘的本事的。
相信这个结果也是顾家的长辈们乐见其成的,因此,顾家肯定会千方百计地把她带进顾家。到时候,她要拿什么跟顾家抗衡?
谢涵害怕了。
晚上,谢涵躺在司琴的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走马灯似的出现了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往。
而与此同时,在离谢涵不远的另一个院子里,顾铄也同样睡不着,他已经从红芍红棠的嘴里得知了谢涵这几个月的变化,不知为什么,听得越多,他就觉得谢涵离他越远。
这样聪明懂事强势的谢涵他还能抓得住吗?
十三岁的顾铄遇到了记事以来最为困扰的难题,他想抓住谢涵,也想好好对谢涵。当然了,顾铄并非是有什么恋童癖的小人,他只是觉得这么聪明的女孩留在他身边肯定是大有用处的,不说别的,就她那过目不忘的脑袋能装多少典籍,能节省他多少苦读的时间?
可问题是,他该怎么去留住谢涵呢?
十三岁的他已经隐隐约约明白一点婚嫁之事,因而也清楚一点,凭谢涵的出身,她是不可能嫁给他做正妻的,可做妾的话,谢涵会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