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这时王大婶的儿子来接母亲,王大婶一看差役不肯通融,就让自己的儿子赶车送到他们到目的地,还把手腕上娘家陪嫁的银镯子给儿子当路上花费,周大嫂也把儿子脖子上一只周家祖传的银项圈给了兄弟,让路上给差役买些吃喝,不要太过为难他们。
临行前周大嫂给车里铺上厚实洁净的干草和小褥子,让她一路躺着,又把家里仅有的两床被子中的一床给她盖着挡风寒,几件旧衣服也撕成片给她用以免落下病根,还把剩下的烙饼和红糖让她带着在路上吃。
与他们挥泪告别后,王大婶的儿子一直赶了十几天路才把他们送到目的地,他一路上不但吃用自掏腰包,还不时要买些酒菜哄两位差役高兴,还要省下钱买吃的给自己养身体,就这样自己才逃出一条命来。
否则以她产后虚弱无比的身体和苦寒恶劣的条件,恐怕早就死在路上去陪伴她那可怜的女儿了。
虽然那时因为失于调养落下了病根,身体一直虚弱多病,也再没怀过孩子,可她总活了下来。让她唯一的孩子有人念想、有人在她的生辰同时也是忌辰之日点上一柱香缅怀,让她得以看到她的丈夫丕极泰来重新立世扬名的一天。这一切都是周大嫂一家人的恩情。
只是这方锦帕不是随着女儿埋了吗?怎么会在周大嫂手里?纪王妃顾不上多想,拉着周王氏激动地说“真没想到还有再见到大嫂的一天!今生还有机会对当日恩情报得一二!王大婶子可好?王大哥可好?他们有没有和你一起来?”
周王氏想说出当日实情,却一时不知该如何出口,就含着泪说:“王妃客气了,我娘身体还好,我兄弟也好,有劳王妃记挂了。只是当日情形谁能狠心不帮?我们也没有受多大麻烦,只是尽些薄力而已,王妃切莫见外!”
纪王妃越发感激,不顾周王氏和明净苦苦阻拦,扑通跪下朝着周王氏磕头:“还好,王大婶子和你们都还好,让玉瑶有机会报答你们的恩情。大嫂对玉瑶夫妇恩德无限,玉瑶从不敢忘记丝毫,只是打仗那时王爷东征西战顾不上,我又病弱不堪经不住车马劳顿,就想着等天下安定之后再去寻你们,那时我身子也调理得好一些,也有力气出门了。
可是大唐立国后,王爷那几个亲侄,也就是太子和秦王几个又为皇位争得你死我活,他不敢离京一步,皇兄也不许他离开一步,怕他走了形势更加不可控制。再加上我们也怕去那个伤心地,怕提起当年之事,竟然一直没有去找周嫂子,一直没有机会报答你们的大恩大德。
直到去年秦王继了位,朝中大事安定下来,他才有了空闲,我们又重新念起此事。为了让我心中再无遗憾,王爷答应明年四五月份,云州也暖和了,他和我出发去云州去寻大嫂一家,以期能报当年之恩情,也好看看我那可怜的女儿,给她上柱香。
这一次大嫂来了,也是上天给我们夫妻一个报答恩情的机会,否则我死也不能心安!不知那个地方大嫂可还能找得到?还有这方锦帕大嫂为何没有随她一起埋了?”
说着想起当年的凄惨和苦命的女儿,纪王妃埋头低泣起来,明净扶她起来坐下,周王氏顾不上身份上的差别,坐在她身边替她擦眼泪,和明净交换一下眼神,却仍然不知该如何开口。
纪王妃哭了一会止住泪说:“我真没想到,我与大嫂一家这么有缘,长生那么好的一个女子,居然是大嫂的女儿,我只听安阳说她是晋阳人氏,却没听说居然是云州的,要不然早就向她打听了。
她莫非就是当年那个只有一两岁的小姑娘?我记得她就叫什么生来着,没想到她这么大了,还出落得这么好,这么讨人喜欢,难怪我和她一见如故,总觉得在哪见过似过,原来都是真的,看来我们娘俩还真有缘份!长生今日为何没来?大嫂一家离得远,你就放心吧,以后我定把她当自己的女儿疼爱!”
周王氏愣了愣,终于下决心说:“她本来就是王妃的女儿。”
“大嫂的女儿当然就是我的女儿,我回去就告诉王爷认她为义女,王爷一定很高兴,我们会好好报答大嫂一家的!”
“不!王妃,请听民妇把话说完。民妇还有一件天大的事要告诉王妃,这么多年一直埋在民妇心里,却苦于找不到王妃的行踪,幸好明净打听出来了,要不然我死都无法瞑目,总觉得对不起长生。”
纪王妃不解地看着她:“天大的事?大嫂请讲,千万莫客气,若能帮得上大嫂,我和王爷定会竭尽全力!”
周王氏抓住纪王妃的手:“我说了王妃可不要太激动。你知道吗,当年把你们送你走后,我娘想着夭折的孩子不能在家里过夜,就抱着她去村外,想找个干净地方埋了她,谁知她在路上跌了一跤,这孩子摔了一下居然哭出声来!她并没有死!你生下的女儿没有死,她只是在母腹中憋得太久暂时没气了!她不但活过来了,还好好地一直活到现在!”
纪王妃无比惊愕地看着周王氏,又看看明净,周王氏满面诚恳,明净郑重其事地对她点点头,终于腾地一下站起来,眼泪象泉水一样涌出来:“大嫂!你说得可是真的?是真的吗?我那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