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由于身残行动不便由我大女婿许振礼(军转干部,现于邳州市行政审批中心工作)准时应约来到金三缘酒楼,酒席筵前,通过介绍才知道,魏老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婿,孙子都至此,他们均在外地工作,淸明节为魏老上坟来的。
我欣然地接受了这一诚请,来撰写魏振亚老前辈光辉英雄事迹。并向他们要求提供相应的材料。数日后,楊洪海同志转来魏老的一本自传,篇幅很少,只有43页,两三万字。
当我展开阅读,字字句句,好像在喷火,又好像在流血,仿佛把我带进了硝烟弥漫,战火在燃烧,烈士的血,敌人的血流淌在一起,多么激烈的战场上,记载着难忘的岁月,难忘的战斗。这是我有生之中直接的文字接触,是参战的人的回忆,是牺牲的先烈他们革命精神的回光返照。虽然是金光闪闪,却是留下来的太少了,据说老人的回忆录大部分被红卫兵给封杀了。十年浩劫,为什么要对革命的大功之臣,对他的战爭回忆录还不放过?是何道理,让人费解,太可惜了。
魏老这部分回忆录主要记载着他奉令插入邳雎铜地区搞敌后武装斗争的18个月的战斗经历,充满着不怕死的血肉之爭,和其斗勇斗智的顽强与机智勇敢,不怕疲劳、不怕牺牲的大无偎的革命精神。
当时参战的老人大多数都过世了,我知道的有魏振东同志,他虽然还健在,却八十九岁的高龄。他的记忆力大不如从前,只能略记一二。我与他感情甚好,他的二子魏全哲,我认他为干儿子,却去世多年,因此往来稀少了许多。振东兄现在于邳州市敬老院生活,虽然长子儿孙满堂,连同二子全哲的一双儿女均在新疆,我那老兄不过强于鳏寡孤独的老人?真让我痛心疾首。当年的短枪队长,那种英勇作战的贡献又到哪里去了,上天我把老兄接到我家,他哭了,还哭得非常伤心,老人唯一的願望,想把全哲的儿子叫回来,孩子虽然大学毕业,想回来工作也只能打工,进政府部门却是望尘莫及,根本不可能……
我向他询问起他与其兄那段战斗史,他却不说,还苦笑道:“苦日子过去了,还说它做什么……”
振东兄虽然不言往事,好像对他光荣的过去忘淡了,只是还为他的战友曹克勇、王亭奎、苏光亚、李敦盛而掉泪,并多次骂张波涛(化名)、熊步仁(化名)是孬种。
魏振亚的大妹,魏振芳老人,她乃我党早期党员,也曾参加过东撤(北撤)熟知那段革命史,却九十高龄,不能言谈。
我在写作的过程中以魏老的回忆录为基本依据,还要以故事的连贯性和完美性也作了修改,不改变本来的面目在事发的时间地点给以改换。如魏思伦背魏振亚突围可能原来是发生在曹楼,本书却安排在小望山脱险的一章中,却不失当年的风采。至于故事中还增加一小部分塑造的成分,可使故事更精釆,英雄形象更完美一些,这是小说的特点。但主要正面人物没有增添,只是在反面人物上如:大呆、二楞、三蒲、四傻、五憨,六业子,吕毛孩、活得累、勤挨刀、小白鞋,绿帽子,红杏出墙之类都是虚有的人物。
我在写作中,朋友劝我说反面人物不能写,他们如果有后人会来找你理论的,也许是报复。这下子我可难住了,天下无贼还要警察做什么。没有座山雕,没有土匪,杨子荣冰天雪地的去威虎山,他有神经病?如果当时邳雎铜地区没有一个敌人,我们的魏振亚和他的战友就高斋闻雁来,说笑看黄昏,曹克勇、王亭奎,李敦盛也就不会牺牲了。我写他们骑摩托车出了车祸?岂有此理,乱弹琴。
当然了,对社会的和谐,減少不应当发生的矛盾,还是要注意的。对反面人物尽量使用化名,是为了照顾其后人的脸面,还要提醒他们,不要对号入座,也请谅解,雷同巧合之处全作秋风过耳,计较起来又有什么用处呢?名子只要错过一个字,那就请一定不要追究,就是追究起来也没有意思。就拿汪精灵(化名)来说,因为你自首了,无需要再去涂脂抹粉,丑得就是丒的。熊步仁你骗卖了我党武装人员的枪支,今天还能说你什么好,即使当时没有被镇圧,还不如让我笔下给处决了,省得给你的后人及同村同族人丢人现世。那个張波涛(化名)背叛了革命,一下子就供出了我们三十六名党员或同志,对革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就是千刀万剐也不委屈他,他即使还有后人,他们会恬不知耻的找我说句脏话吗?我真相信。必须尊重历史,尊重事实。还有大王庄的反动保长王得之,我们的大英雄曹克勇就能处死他,我参照事实写了他,又何错之有?
对故事情节若有出入的,我也是无可奈何,因为那个时侯没有人专门记载,你我也不是那个时代的人,这是小说的形式献给世人,不是誌文,更不是档案。如有露写或误写,我也不负什么责任,我只是写小说的。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