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耽美 > 虐心耽美 > 假语村言 > 第十六回 刘备的地盘到底有多大

朋友们都知道刘备占据益州之后大张旗鼓的称了王,然后又轰轰烈烈的称了帝,那么大家都质疑刘备到底占了多大的地盘,接下来咱们就来分析一下。

刘备首先占据的地盘是徐州,然后徐州七倒八倒的让曹操给抢过去了,后来趁着赤壁之战拿下荆州的江南四郡,即长沙、零陵、桂阳、武陵,也就是说刘备占据了今天的湖南省和湖北南部的一部分地区,这对于穷途末路的刘备来说已经是相当大的一块地盘了,但是刘备还不知足又惦记上了荆州,于是亲赴东吴和孙权借荆州,借完荆州以后刘备基本上拥有了湖北省的一半领地。这样一来拥有一个半省的刘备实力逐渐和拥有浙江、福建、江西三个省的孙权接近,两个人形成相对平等的同盟关系。

古代军阀的势利是否强大不是单一看地盘大小,主要看你占得是什么位置,塔克拉玛干沙漠地方大,可是谁占了也没用,既不能发展经济也不能发展农业,不过刘备占得地方还是很不错的,在他这一个半省的地盘上拥有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两处平原,拥有平原地带可是了不起的事,只有平原才能产出大量的粮食,只有拥有粮食才能养的起兵,所以刘备在荆州发展的非常快。以至于后来即可以率兵入川讨伐刘璋又能够留下足够的人马给关羽,使得关羽后来可以兵进襄阳。

入川对刘备来说是一个里程碑,打败刘璋之后刘备又占据了成都平原,当时的益州要比咱们今天的四川省大一些,它包括重庆市、贵州省和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和四川省的大部分地区,由此可见刘备又占据了一块大地盘,此时刘备的领土面积虽然不如曹操但是已经超过了孙权,东吴此时虽然把两广划入自己的版图但是两广地区还都归士燮管辖,而且两广毗邻刘备的地盘,刘备随时可以把士燮吞并。

如果刘备能够稳稳的守住这块地盘那么入住中原是指日可待的事,恰逢此时曹操征讨张鲁,有了大面积土地和数万精兵的刘备害怕了,把荆州三郡送给了东吴,也就是此时的刘备送出了大半个湖南省,由此可见穷光蛋变土豪出手就是仗义。我就想不明白了刘备干嘛非得拿出一个省送给孙权,既然惧怕曹操直接送给他一个省多省事啊!

大家要知道刘备送出的不单单只是一个省,而且送出了他手上三大平原的一个平原,因此刘备又失去了一个粮食基地,可是尽管如此他的那位盟友仍然没有罢手,当关羽出兵的时候孙权在后面捅了刀子,而且正是因为刘备送出的三个郡使得东吴的人马距离荆州更近,出手也更方便了。

当然在这期间刘备从夏侯渊手中抢过了汉中,其实汉中这个地方并不大,只不过是秦岭和大巴山中间的一块盆地而已,相比之下应该比刘备送出的洞庭湖平原还要小一些,但是刘备非常看中这块地方,也许是因为这地方有大熊猫的缘故,反正刘备是称了汉中王。

从此以后刘备认为自己的地盘够大了,不再研究如何进兵而是把精兵强将分开去守城池。比如把张飞放到阆中把手,这阆中是成都到汉中之间的一个小城,此时的汉中已经归刘备所有,也看不出阆中还有什么重要的军事地位,估计是孔明嫌张飞在成都碍事所以让刘备分给他一个小县城任他折腾去了。

堂堂一个万人敌守在一所小城,每天除了喝酒他还能干什么?其实就是守成都用张飞也是大材小用,当初刘备打汉中的时候只留李严守成都,发生叛乱的时候李严应付的也很好。朋友们此时应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就是刘备的嫡系都被派到外面守城去了,关羽在荆州、张飞在阆中、刘封在上庸,也就是说这些人在刘备跟前没有发言权了,孔明随便以汉中王的名义发一道命令三个人就得听从调遣,而孔明带着一伙子人在成都陪着刘备尽情享受胜利果实。

可是就在刘备乐的找不着北的时候忽然听到了关羽兵败被杀的消息,这样一来刘备又失去了江汉平原的粮食基地,因此后来孔明每次北伐都要从成都平原辗转千里往前线运送粮草,关羽的死就注定蜀汉政权将会被困在两川之地。

当刘备即将率兵去攻打孙权的时候忽然又听到曹丕篡位的消息,这下可把刘备乐坏了,刘备的后半辈子一直跟着曹操走,因为他觉得在三国这部大戏里曹操是反一号而他自己是正一号,曹操称魏王的时候他就跟着称了汉中王,忽然听到曹操的儿子称帝这证明刘备也可以称帝了。于是刘备不再忙着去打东吴,也不管汉献帝的死活就给他发了丧,紧接着刘备称了帝。

其实当刘备称帝蜀汉正式建国的时候刘备的地盘已经很小了,只剩下了咱们今天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四个省,而且贵州和云南就是当时所谓的南中,那是人家孟获的地盘,虽然名义上归蜀汉管辖,但是蜀汉政府即不能去收粮食也不能去招兵,实际上蜀汉政府所统治的就是咱们如今的四川和重庆,加起来不过只是一个大省而已,比袁术称帝的时候地盘大不了多少,当然还有陕西南部的一小部分地区归刘备所有,或许还包括甘肃的一两个县。

也就是说此时刘备的地盘还没有借荆州那时候大,刘备不但没有看到自己的窘境还厚着脸皮自称大汉皇帝。刘备啊!你就不能长点心吗?


状态提示:第十六回 刘备的地盘到底有多大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