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利努马车停在大歌剧院的门口,马车上的两个仆人先跳下车,打开车门。绅士和女士们不太从容的伸长着脖子看,而安德烈的位置比较巧妙,只要抬头就能看见。
马车里先是伸出一只戴着手套的手,扶住车门,然后是手杖,接着就是一个高大的男人落地。他看上去非常的高,至少比安德烈还要高上许多,而且健壮。
他戴着高帽,穿着不像其他一些对于时尚不太敏感的绅士那样花里花俏。而是时下非常流行的男士套装,外罩一件长款夫拉克外套。
有人热烈的出来欢迎他,显然他就是诺曼底公爵。
安德烈看不清他的模样,距离得太远,而且因为角度问题,这位诺曼底公爵是有些侧着背对他。
但是听到一些女士们反馈回来的热烈反响,说明诺曼底公爵应该很英俊。
安德烈正要收回目光,却见到马车下来一位女士。那是位有着窈窕身段和高贵气质,以及无人能够与之匹敌的美貌的伊莎贝尔小姐。
安德烈的目光顿时被伊莎贝尔小姐牢牢吸引住——
他的缪斯,他的索菲亚姑娘。
作者有话要说:
1、安德烈不会爱上女孩子。
2、贝尔利努、卡拉施、蒂尔伯里:代入成豪车品牌。前者四轮,超豪华配置。后者两轮。
马车一般人养不起,主要是马养不起,有时候还需要频繁换马。
那个时候,很多人选择租借马车,租借费用也很高。不过一些年轻人(or女士or贵妇)为了约会,或者是宴会,就会选择租借马车。回去的时候则通常走路,因为没钱了。
巴尔扎克、司汤达等作家在约会时就曾因买马车(租借马车)而搞得自己身无分文。
那个时候有跑长途的马车,还有一些‘巴士’,12个位。也有跑长途的‘客车’,16个位吧。但是乘客会特别多,连车顶也没放过(巴尔扎克就曾因马车而身无分文,做过车顶)。
其实马车主要还是马,养马负担不起,车厢还好。
3、克什米尔羊绒披肩(也叫开米司披肩):在当时非常流行,而且很昂贵。我记得好像是约瑟芬皇后吧,她有几千还是几百条披肩来着(数字记不太清),一条价格比一条钻石项链还贵。
现在就不那么贵了,因为羊绒不好。
4、夫拉克外套:就是英剧、法剧里面那些男人穿的长到大腿处的外套。
5、写到车厢密闭的时候,我居然在想车|震,可怕。
6、明天可能会有一更,后天有事要出门,更新真就不能保证了。
7、忘了有个苏菲牌子,改下名字。
4
第4章
索菲亚,安德烈新的小说里的女主角,一个身份高贵、受过高等教育的美丽少女。如果说在这之前,索菲亚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那么现在就是伊莎贝尔小姐的模样。
安德烈很激动,天知道他多么热烈的爱着索菲亚——如同热爱着过往笔下的女主角。你总要先爱上她,才能让她在书里面活过来。
“我们现在能下车了吗?”
“当然。公爵大人和伊莎贝尔小姐已经进入大歌剧院了,我们可以进去。”
安德烈跳下马车,转身搀扶着杜兰德夫人进入大歌剧院。歌剧院一共有两千多个座位,而杜兰德夫人的座位在二楼的包厢。
包厢并不大,只有用于观看歌剧的里间。真正昂贵的包厢是在第三层,分为里外两间。里间看歌剧,外间则是茶室、休息室等作用。
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