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耽美 > 重生耽美 > 江山国色 > 第七百九十章 骑兵对决

天至黎明时,颉利已看清了赵军主攻得方向,当下对左右道:‘赵军东北角,兵力薄弱,可以乘此突围。‘

颉利一声令下,近万附离骑兵,奋勇杀向赵军东南角。赵军布阵在此的是,三千契丹游骑,两千木昆部骑兵。

这三千契丹游骑与两千木昆部骑兵,正跟着突进的英贺弗一万骑兵,剿杀突厥军的漏网之鱼。

以往这些在草原上驰骋骁勇的突厥骑兵,被精锐奚族骑兵冲散后,已是溃不成军。而战斗力平平的契丹游骑和木昆部骑兵,以两三百号骑兵,追着突厥二三十号的人马穷追猛打,是十分热闹。

不过颉利附离骑兵如风一般杀到。突厥骑兵露出狰狞的一面,犹如凶恶的草原饿狼迎面扑来。

契丹骑兵和木昆奚骑兵,见了都是心底生寒,他们打打顺风战还行,但是碰到突厥骑兵的突击,他们还未接战,就被对方这样排山倒海的气势,骇得震慑住了。

这是突厥雄霸草原百年的气势,虽然契丹部的头人对左右高喊着,鼓舞着士气,但是突厥骑兵冲来后,轻易地将契丹和木昆部的骑兵,杀得片甲不留。

五千人马,被附离骑兵的一个冲锋突击,就打得全面崩溃。契丹人和木昆奚部骑兵被从后面冲上的追杀突厥骑兵,如砍柴般纷纷从马上劈落。

赵军的包围,被突厥骑兵冲开了一个口子。

赵军大将额托率领两万奚族骑兵,刚刚赶到。这股骑兵虽不如英贺弗部精锐,但也是久战之师。

奚族将领见契丹骑兵的崩溃一幕,不由乍舌。

奚族骑兵不由想起,当年突厥纵横草原,横扫各部无人可敌之时。当年的室得奚部连突厥人的奴仆都算不上。

现在两万室得奚部骑兵迎面撞上突厥附离骑兵。今日训练装备,室得奚部丝毫不逊色于突厥人,而迎面一战究竟谁强谁弱!

双方的骑兵。看见对方的军容,当下都是奋力用马鞭抽打着马臀。

但见两边骑兵都是布开了一条十三至十五公里长的黑线。黑线之中万马奔腾,各自骑兵在马背上拿弓持刀,身子随着战马的奔跑,一低一高。

在东面太阳缓缓升起,光芒透着每名奔跑中骑兵的侧脸,投下影子。众人不知不觉地,经历见证着这一时刻。

一方是草原上老牌霸主,草原中几十年没遇敌手的突厥骑兵。

一方是草原上的新锐。这几年横扫各部的室得奚部骑兵。

究竟谁更胜一筹?

两边的骑兵,决定用刀剑和战马来回答这一问题。

两道十三至十五里的黑线逐渐逼近至三里之内,后方是无数跟随着的战士,战马马蹄轰然踏着雪地,无数白雪和黑泥被迎空抛起。

迎敌的号角声呜呜地传来,士卒们的鲜血在这一刻都是了起来。

骑兵们待近至一里之内时,两边骑兵都是举起弓箭,朝对方阵中抛射箭矢。

骑兵手中都是同样三尺多长的角弓。室得奚族骑兵是模仿赵军骑兵的编制,与普通草原骑兵大为不同。

但是室得奚与突厥两边骑兵,所用骑弓都是一般相同。但是张力弹性极强的复合弓。突厥出自塞种,塞种即是斯基泰人,斯基泰人最擅冶金和弓。历史上斯基泰弓就是今日突厥弓的原型。

而室得奚部的骑弓,经过幽京工匠的改制,以汉人精巧制弓技术,无论是射程还是力量,也达到了与突厥弓的水平。

所以说两军弓和箭相差都不大。

这样三尺长的角弓,只需弯作很小的角度,就可以射出动能极强的箭矢,而且方便骑兵连射!

两边的骑兵在号角吹响的一刹那,就抽出了弓箭。对对方的骑兵展开施射。

所以从两边冲锋的骑兵眼底,同时都是看到了这一幕场景。

敌军骑兵在地上飞快地接近着。而在他们上面天空中密密麻麻的箭矢由远而近地飞近。

箭矢几乎将天空覆盖,以肉眼难见的速度。迅速坠落!

这一刻无数战马嘶鸣,前方疾冲的战马和骑兵,陡然被迎面打来的无数箭矢射成了刺猬。

后方的骑兵顿时也遭到箭雨的覆盖,有的战马还在疾冲,但马背上的骑兵已被一箭贯穿了头颅,然后一脚被马镫套着,被战马拖拽前行。

有的骑兵虽是避开箭矢,但战马却连中数箭,翻然扑倒在地,然后在高速运动中连人带马在拍在地上,然后再被后方跟上的骑兵踏成肉饼。

这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史诗级骑兵冲锋对决,被后世参与过此战士卒转述后,被数名小说家描写过。

一名祖父参与过这场战争的室得奚官员,写着当时的战况,前方冲锋的将士,面对的箭矢好似蝗虫般打来,这样猛烈的骑射,以全力冲锋的马速而言,根本无法闪避,就算能闪避,也无法躲过到处而来的箭矢,所以当时,我只能作两件事,一是将手中的皮盾护住自己和战马,另一件事就是用各种方式祈求腾格里赐给自己好运气。

之后的战况是,两军骑兵箭射后,无数骑兵都在冲锋的路上凋零,然后前军的人马迅速少了三分之一,而剩下三分之二的幸运儿,拔出自己的马刀,狠狠地盯着眼前,向对方发出咆哮。

很惭愧,当时我已经失去了任何反应,没有砍中任何突厥人,当然也没有让任何突厥人砍中自己。

这本回忆录因为成功写实后来得以大卖。

不过此刻一幕,却是在场室得奚部骑兵怎么也不愿意回忆的一幕,从这一战中


状态提示:第七百九十章 骑兵对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