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耽美 > 重生耽美 > 魔法师生存手册 > 分卷阅读36

的小宝贝,他自然是觉得可爱的。

一向轻声细语的水元素精灵温蒂尼柔柔的用小奶音解释道:【我们没有讨厌他们哒。】

另外四个小不点也你一句我一句的接着话。

温吞的诺姆憨厚而严肃的开口:【但是不可以靠近。】

风精灵艾瑞尔煞有其事的点头:【他们会难受!】

萨莱曼达像是想起了不好的回忆,整张小脸都皱了起来:【会爆炸。】

木精灵希尔夫露出害怕的样子:【好吓人的!】

安斯艾尔突然想起了在他第一次冥想的时候,这几个小不点也是明明想要靠近却又非常害怕和抗拒接近他的。

【怎么回事?说的详细一点。】

五个小不点的表达能力还处于很幼儿的程度,但五个小不点一人一句话的叙说方式,还是让安斯艾尔明白了它们的意思。

这事和所有的变异者最终都会因为无法驾驭自身的异能,发疯发狂最终自爆有关。

虽然海蓝星和瑟兰大陆两个世界的强者们在提高自身力量的时候,都可以通过冥想来提升,但实际上他们各自的修炼方式,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大灾难之后,本国境内有着最高海拔区域,人口也最多的华国幸运存活下来的人类是所有国家中最多的,而在上涨的海平面退去之前,其他各国的人类也自发的朝着世界第一峰所在的青藏高原靠近,很长一段时间里,世界各国都在努力的互惠互助,共同对抗着这场天灾带来的各种困境。

变异兽的出现比变异者要早一些,突然强大起来的动物可是让人类损失了不少人口,直到变异者的出现,人类才有了自保的能力。

这之后,所有人都在摸索着变强的方法。

他们很快发现了冥想可以提升自身的实力,并且这是当时被认为最为安全且能稳步提升异能的方式。

很快就在变异者之间普及了。

在当时变异者的冥想方式分为了两派。

一派在冥想中会把修炼来的异能力量分布全身,增强自身异能的同时也提高身体的强度。

而另一派则受收到东方文化的影响,他们把异能存储在丹田之内,压缩凝聚,虽然身体强度不如第一种,但异能的威力却更高。

如果带入瑟兰大陆的说法,差不多就是战士和魔法师的区别了,只是海蓝星的划分并没有瑟兰大陆那么细致。

两种方式各有支持者,在第一个高等级的变异者自爆之前,他们甚至会为了哪种方法更好而争论不休。

但陆陆续续有高等级变异者自爆后,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异能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好控制。

有人不信邪的继续追求力量,最终无一不赔上了性命后,剩下的人默默放弃了这种修炼方式。

五个元素精灵可以说是最初诞生在海蓝星的魔法元素,它们是经历过那个时候不断有人突然发疯自爆的吓人场景的。

甚至,那时候还没有自我意识的它们,也是导致那些变异者自爆的其中一个小小元素,等到后来自我意识诞生,又经历过不少相似的情况后,它们就不再遵循本能靠近那些让它们觉得喜欢的变异者,免得再次出现那样可怕的画面。

所以最初看到安斯艾尔这个,它们第一次遇到的,可以吸引所有属性的魔法元素,它们才会又排斥又害怕,但偏偏安斯艾尔的魔法亲和力实在太高了,即使它们有了自己的微小意识也抵抗不了那种吸引力忍不住跑到他的身边来了。

对魔法元素来说,安斯艾尔简直是自带光环的万人迷,完全把它们迷得风头转向。

对此,安斯艾尔只能表示,血统和神明的祝福,效果这么强他也……很高兴(* ̄︶ ̄*)

小不点们的解释让安斯艾尔明白了它们对待变异者时那种矛盾的态度由来,同时也让他对变异者多了一些认识。

小不点们自然是不懂人类话语中丹田之类这样专属名词的意义,它们只知道只要自己和同伴进入那些变异者的身体里,他们最后就会爆炸。

丹田之类的海蓝星特有名词,还是安斯艾尔后来在找相关资料时明白的。

而这时候并不清楚这些特有名词的安斯艾尔的注意力暂时没有放在那些变异者的身上,而是放在了这几个小不点身上。

根据五个元素精灵的自诉,它们是海蓝星上最早出现的魔法元素,能在后期诞生出自我意识,可谓是得天独厚的幸运。

但安斯艾尔听说它们以前还跑到其他变异者体内成为他们异能的组成部分后,只觉得它们还能在后来拥有自我意识,不仅是幸运,简直是奇迹。

第28章

魔法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很科学的。

至少它还蛮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定义的——不能说完全,但大致上还是符合的。

魔法元素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能量,即使是被吞噬被吸收,它们也只是从一个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本质上来讲却不会消失减少,实际上该是多少还是多少。

举个例子,魔法师从外界吸收了一个魔法元素光团,转化为魔力,最终再在施放魔法的用掉了这点魔力,等魔法效果结束后,魔法师用掉的魔力并不会消失在外界,而是重新变回一个元素光团,连属性都不会改变。

这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循环,也因为有这样的循环,魔法才能生生不息。

元素精灵在进化过程中吞噬掉的同类元素,实际上也是相同的道理,只是它们在吞噬过程中比较只进不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36--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