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郡守早派人先行,去通知雾隐寺做净寺准备。
马车里,清涵和逍遥相视一笑,“逍遥可否跟本殿说说那佛经?”
“殿下对佛经也感兴趣?”
“本殿因常年缠绵病榻,便以读书为伴,闲暇时也读过佛经静心。”
其实,逍遥知道,昆吾清涵并不像表面表现的如此弱不禁风,他那寒毒只要不发作,犹如常人一般,只是体温较之常人低了很多,尤其是冬天更是浑身冰凉,因此他外出都尽可能不选冬天出行。
第227章 云雾山
“那逍遥就卖弄了。”
“但讲无妨。”
“佛法精深,不是几句话可讲完,就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尽,那草民就简单扼要的说一下。”
“好!”清涵点头。
“佛法分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
“何为大乘?何为小乘?”
“如今祁泽寺庙里各个僧侣修习的便是小乘佛法,包括安宸国的寺庙也如此。”
清涵眼眸一闪,很快领会了逍遥的意思,“那看起来乌兰不同?”
“大同小异,有一些差别,乌兰国有密宗,我们就先说说密宗与净宗的区别。”
“佛教的净宗属于显教,所传授的教法也快捷易行,以信仰阿弥陀佛为脱离苦海,成就佛道的法门。”
“密宗也被理解为密教,本身是师徒秘密传授,不公开,密教鬼神观念浓厚,其修行以真言手印等带有神秘色彩的仪式咒术为特点,没有净教普及。”
“乌兰的密宗很神秘,本殿倒是听说过一二。”
“草民在和殿下说说大乘与小乘佛法。”
“好!”
“大乘佛法是着重利他,利益大众,而小乘佛法是着重自己解脱,大乘佛法是小乘佛法的延伸,发展。”
“就是说大乘佛法更为精深,普度众生。”
“殿下理解的极是。”
“小乘佛法度不得王者升天,而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原来如此,大乘佛法一出,对佛教而言乃是盛事一件啊!雾隐寺有了大乘佛法就是开了佛教的先河,那便是功德无量啊!那么慈航方丈与雾隐寺的将来会成为讲经说法的圣地。”
“殿下分析的非常精辟。”
“如此大公德的事,就是俗人听了都动心,更遑论佛家弟子,逍遥心思细腻聪慧,以阳谋胜之,就是慈航方丈明知也要按着逍遥划好的路走,逍遥只做个大夫可惜了。”
“殿下过誉了,逍遥没有殿下说的那样好,做医者很好,这也是逍遥平生所愿,况且这也是为了百姓,慈航方丈乃大德高僧,岂能以阴谋或强迫之,对光明人自然是行磊落事,佛经得之不易,总要经过一些七经八难,才会珍之重之。”
清涵点头,“说得好!”
一路上俩人聊了很多,越聊越投机,清涵本是少语之人,惜字如金,可不知怎么,唯独对逍遥例外,就连他自己都很诧异,俩人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不约而同的相同,使得彼此的心在靠近,使得清涵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喜悦。
马车走了一个多时辰,来到云雾山的山脚下,清涵下了马车,逍遥随后跟着,一位看容貌有四十上下的身穿灰色僧袍的师傅和两个弟子上前,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弟子慧净受慈航方丈委派来迎三殿下入寺。”
“有劳师傅了。”
“殿下请。”
清涵抬步朝石阶处走去,云雾山真是山如其名,高耸入云端,苍茫云海间,半山腰处云雾缭绕,犹如仙境,也使得半山腰以上的山峰遮遮掩掩,难窥真容,山间植被丰富,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正如诗中所说,“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第228章 上香祈福
上山的石阶很长,众人为表虔诚之心,皆徒步而行,石阶与山融为一体,一看就是就地取材,因势而建。
一边往上走,逍遥一边“咦!”了一声,清涵在前回头看来,脸上的疑问显露无疑。
逍遥解释道,“突然想起听过的一个典故,就和此情此景极为相似,所以有感。”
“哦!不如逍大夫说来给大家听听。”
“遵命,殿下。
“故事里也如现在这般,有山,有庙,香火旺盛,一日傍晚,香客们已经早早离去,山里除了偶尔的鸟鸣声,完全寂静下来。不大一会儿,山上庙里的和尚踏踏的走在石阶上正往庙里返回,忽然,他耳朵一动,好像听到有说话的声音,仔细一听,原来是石阶在说话,在争论,两个石阶说了,‘我们和庙里的佛像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