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地手回手道:“前方战事不妨时时回报,也好让我们知晓你有何难处。”

看着他的手从眼前划过,司马昭匆忙回神应是,心里不觉发笑——数十年的光阴、权欲和野心足以消磨掉他兄长眉眼间的柔软,再刻上深凝的肃穆。方才种种,不过是又一次美好而迷人的错觉。

司马昭习以为常的想。

而颠簸的马车中,司马师的一只手正缓缓抚过另一只手的掌心,那样的缓慢,好像被深沉的眷恋拖滞了动作。

返回府邸后,司马师才想起还没有看他父亲给他的那卷文书,从袖中摸出帛卷展开一看,却是一纸诰封。坐在前厅细看了一遍,他韵了韵神,不禁喃道:“真想不到父亲竟能备近虑远到此种地步。”

伐蜀的日子很快定了下来。

在洛阳城正浓的春色里,曹爽踌躇满志地带着邓飏、李胜等一众心腹以及司马昭这位特殊人士统领重兵向长安进发,与夏侯玄所领关中军相会。合兵后,数十万大军黑压压地排在曹爽面前,那阵仗看得他是相当心潮澎湃。急不可耐地委命了郭淮为先锋率本部先行,又令夏侯玄别领一军,司马昭副之,曹爽便雄赳赳气昂昂地统领大军自骆谷鱼贯而入,直扑汉中。

骆谷两侧悬壁陡峭,而谷道狭隘,窄处仅能供一人通行,魏军十万人马扎进谷中也只能以一字长蛇阵缓慢行进,丝毫体现不出人多势众的优点。作为先锋,郭淮带兵走在行伍最前方,率先抵达谷口。甫一出谷,入眼的便是曾让曹魏将门之子夏侯霸顿挫其下的蜀军据点兴势围以及兴势山上绵延数百里的蜀军旌旗,以旌旗的数量估算下来,蜀军应有不下十万人。但久经沙场,早已将蜀军用兵策略摸得烂熟的郭淮很清楚,这不过是他们设置的疑兵。在原地观望了一会儿,他回想着在长安时司马昭私下托付自己的事,当即了无战意地调转了马头,对聚在谷口的将士下令道:“传我将令,凡出谷者沿山体外围撤退回营。”

“左将军且慢。”阻止了要去传令的小卒,郭淮身后的副将策马上前几步,压低声音道:“大将军所率中段兵马即将出谷,您此刻擅自撤退,恐怕……”

“怕什么?”打断了副将的话,郭淮冷冷笑道:“没有我们,大将军何以节制关中兵?倘若他事后非要追究过失,我亦非没有说辞。”冲一旁待命的小卒一扬手,示意他只管去传令,郭淮旋即低喝一声“撤”,率先打马而去。

自山巅俯瞰下来,魏军呈现出一派环山而行的怪异走势。以郭淮为首的先锋军绕过山体向着关中折返,而骆谷中尚未收到前方指令的人马则继续在曹爽的带领下朝兴势山挺进,一来一去,全然不似同属一线的作战队伍。

带着中段主要兵力的曹爽感到前方行军速度无故变快了许多,也不觉得蹊跷,仍旧兀自幻想着突出骆谷直取兴势围的浩荡景象。直到郭淮的撤军令一路传来,曹爽方才惊觉大事不妙,眼睁睁看着最后几名先锋军追随郭淮离去,曹爽气得是咬牙切齿,“郭淮,好你个郭淮竟敢擅行撤退!”眼看谷口临近,曹爽生气归生气,可除了亲率大军充任先锋他也别无他法。

满心愤慨地踏出了骆谷,曹爽正欲下令进攻兴势围以宣泄怨愤,就看到漫山遍野的旌旗在和煦的春风里鼓荡飘摇,一个山头连着另一个山头,哪里都有蜀军驻兵的痕迹。曹爽从未带兵与敌军真刀真枪的交过手,又哪里会见过如此阵势,原以为是十万雄兵对战三万残兵的完胜之战不知怎么就变成了势均力敌的对峙,他只觉得上一刻还沸腾在自己身体里的豪情顷刻间化为了乌有。握着缰绳的手微微有些发颤,曹爽没有郭淮那样老道的经验,无法准确判断出据守蜀军究竟是真兵还是疑兵,更不敢确定在郭淮撤走了先锋军的情况下己方还有多少胜算。情急之下,他把夏侯玄、李胜等人召集到一起商讨对策,最终做出了在兴势山周边扎营,再做观望的决定。

然而,剩下的数万关中军一听说郭淮已经回撤关中,也都纷纷表示不愿久留,可碍于曹爽大将军的身份在上压着,他们的百般不愿顶多以消极怠工的方式表现出来——简简单单的一个营寨,愣是从白天搭到了天黑。起先曹爽见到偷懒的工兵还会呵责几句,到后来干脆破罐子破摔由他们去了。

入夜后,山区的风便显露出了料峭的寒意。在自己管辖的营地里漫无目的地溜达了两圈,司马昭一面打着哈欠一面不无讽刺地想,自己这征蜀将军当得还真是清闲,既不用上阵杀敌也不用参与议事,唯一要做的就是管着手下百余号散兵,再守着这块巴掌大的地方,叫外人看了简直跟那些带刀巡营的侍卫没什么区别。穿过了几个营地,司马昭倚在主营地外围的寨栏上往不远处曹爽的帅帐望了一阵,隐约看到有几个人从中陆续走出来,在帐门口分头往各自的驻地去了,他便一声不吭地跟上其中一人,到了僻静处才出声唤道:“杨参军留步。”

闻声望去,只见来人身形挺括,步履稳健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6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